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河南西南部內(nèi)鄉(xiāng),湖北西部房縣、神農(nóng)架、巴東,陜西南部山嵐皋、石泉 、寧陜、華縣、長安、周至、太白山、佛坪、留壩、略陽、華陰,甘肅南部天水、武都,舟 曲和迭部等地。生于海拔2 300-3 000米地帶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常綠喬木,植株高達40米。一年生枝淡黃色或淡褐黃色,二三年生枝淡黃灰色至暗灰色;芽圓錐狀卵圓形,稍有樹脂。葉在小枝下面排成2列,線形,長1.5-4厘米,寬3-4毫米,上面深綠色,下面有兩條粉白色或灰綠色氣孔帶,果枝上的葉撫端尖或圓鈍,樹脂道中生或近中生,幼樹與營養(yǎng)枝的葉先端2裂或凹缺。球果圓柱形或卵狀圓珠筆柱形,直立,近無梗,長7-11厘米,直徑3-4厘米,熟時淡約褐色;種鱗近腎形,長約1.5厘米,寬約2.5百米背面露出部分密生短毛。苞鱗長約為種鱗的3/4,不外露,先端圓,有突起的刺狀尖頭。種子倒三角狀橢圓形,長約8毫米;種翅倒三角形,長約1.3厘米。
生長習性:
本種喜溫涼濕潤的氣候和土層較厚、富含腐殖質(zhì)的棕壤土、暗棕壤土,耐寒耐旱性較差。分布區(qū)年平均氣溫7.7℃,極端最低氣溫不低于-15.3℃,相對濕度不小于78%,年降水量1347毫米.它通常生于山溝溪旁和陰坡.跟它混生的樹種有巴山冷杉、鐵杉、華山松、油松、漆樹、醚木、重齒槭、紅樺等。在郁閉度大的林分中,自然更新不良;而在林冠稀疏,排水良好的陰坡或半陰坡的林緣、林窗處,自然更新良好。幼株尚耐蔭,10齡以上者不耐蔭。雌、雄球花5月底至6月初開放,球果9-10月成熟。有隔年結(jié)實現(xiàn)象。
繁殖培育:
由于結(jié)果母樹不多,種子又不易采收,故很少進行人工繁殖試驗。目前,除保護 母株,防止鼠害,促進自然繁殖,進行移栽,輔以人工撫育和管理外,還可營建種子園,擴 大繁殖,擴大繁殖。扦插繁殖亦能育苗。
園林用途:
用于陰坡或半陰坡的林緣栽植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