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甘肅西南部、青海東部及西藏等地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約5-15厘米。根狀莖斜走,粗短,肉質(zhì),多節(jié),節(jié)上發(fā)出多數(shù)條狀側(cè)根,長可達10厘米,直徑約1-1.5毫米,須根少;根頸外常有殘留的鱗鞘狀老葉柄。莖1-2(3)條,直立或蜿蜒狀上升,較葉長。基生葉4-7片,具長柄,柄長2-5(6.5)厘米,略扁平,有窄翅;葉片卵形至卵狀矩圓形,質(zhì)地較厚,長1.6-4(6)厘米,頂端鈍或圓形,基部寬楔形至亞心形,邊緣有深淺多變的圓齒,少近于全緣;莖生葉多數(shù),生于花序附近,有短柄或近于無柄,與基生葉同形而較小。穗狀花序頭狀至矩圓形,長約2-3厘米,花稠密,結(jié)果時果序伸長達6厘米,為莖長的一半或更長;苞片常較花冠筒長,近圓形,頂端圓或有小凸頭并常微凹;花萼佛焰苞狀,上部的與苞片等長或稍短,后方開裂1/4-1/3,萼裂片卵圓形,被緣毛;花冠淺藍色或白色帶紫色,長約8-13毫米,花冠筒伸直,與唇部近等長或稍短,上唇倒卵狀矩圓形,全緣或淺凹,下唇較上唇稍長,2裂,裂片條狀披針形;雄蕊2枚,花絲極短,花藥腎形;花柱內(nèi)藏,柱頭頭狀。核果長卵圓形,長約5毫米,黑褐色。花果期6-8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海拔3000-4420米的高山草地及多砂礫的坡地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