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廣東,廣西,福建,臺灣,海南,開遠,蒙自,河口,西雙版納等地。印度,斯里蘭卡,印尼,菲律賓,澳大利亞和波利尼西亞有分布。各熱帶地區(qū)已廣泛栽培。 藥材主產(chǎn)于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或小喬木,高5-7米;分枝多,小枝有肋條;樹皮頗光滑,灰褐色;嫩枝、葉軸、葉柄被微柔毛。葉長10-15厘米;葉軸及葉柄呈扁四方形,在葉軸上面最下2或3對小葉之間和葉柄上部有棍棒狀腺體2-3枚;小葉7-9對,長橢圓形或卵形,長2-5厘米,寬1-1.5厘米,下面粉白色,被疏散、緊貼的長柔毛,邊全緣;小葉柄長1-1.5毫米,被柔毛;托葉線形,彎曲,長約1厘米,早落。總狀花序生于枝條上部的葉腋內(nèi);苞片卵狀長圓形,外被微柔毛,長5-8毫米;萼片卵圓形,大小不等,內(nèi)生的長6-8毫米,外生的長3-4毫米,有3-5脈;花瓣鮮黃至深黃色,卵形至倒卵形,長1.5-2厘米;雄蕊10枚,全部能育,最下2枚有較長自認花絲,花藥長橢圓形,2側(cè)裂;子房線形,被毛。莢果扁平,條形,開裂,長7-10厘米,寬8-12毫米,頂端具細長的喙,果頸長約5毫米,果柄明顯;種子10-12顆,有光澤。在熱帶地區(qū)花果期幾全年。
生長習性:
生于海拔750-1500米 ,喜光,要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,生長快;繁殖、栽培都較容易。如村邊、路旁或公園中。 喜高溫高濕、光照,不耐寒。2℃~5℃易受凍害,在華南北部正常年份可越冬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以砂壤土為最好,耐土壤干旱,也耐水濕,喜肥。
繁殖培育:
栽培方法
帶土移植,移植時可施基肥,成活后無需特殊管理,修剪成小喬木狀。每年可施肥1~2次。花期特長,開花時節(jié),花色金黃,非常適宜作冬暖地區(qū)的庭院樹及行道樹。北方常在溫室種植。
1、適時扦插和截干上盆,在冬末初春,趁黃槐葉芽未萌動之前,剪取枝或根扦插和截干上盆,因這時黃槐處于積累養(yǎng)分和半休眠狀態(tài),這是上盆成功和提高成活率的關(guān)鍵。
2、注意遮蔭和經(jīng)常澆水。特別要注意第一次萌芽后加強管理,防止脫水萎縮,要認識到第2次長新芽才算真正成活。
3、上盆后的黃槐應先放于涼爽處,約10天后再逐漸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,進行正常管理。
繁殖方法
播種繁殖法
春播,因種皮有細胞緊密結(jié)合的柵欄層,透水性差,播種前,用始溫85-90度的水浸種24小時,余硬粒再處理1-2次。種子吸水膨脹可播種。條播行距20-25厘米,覆土厚度1.5-2厘米,每畝播種量8-10公斤,7-10天幼苗出土,幼苗期合理密植,防止樹干彎曲,一般每米長留苗6-8株,一年生苗高達1米以上。也可早春集中營養(yǎng)缽育苗后移植定苗。國槐萌芽力較強,若培養(yǎng)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,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,加大株行距,當年苗高3-4米,樹干通直,粗壯光滑。
黃槐根插法
冬末或春初,切取粗壯的黃槐根約15cm節(jié)段進行扦插,無須遮蔭,保持土壤濕潤,約1個月后其根就能成活并可上盆。成活率高達90%。黃槐根插法,不但充分利用和增加了扦插繁殖材料,還可根據(jù)黃槐根部的不同形態(tài)制成黃槐盆景,大大提高了黃槐的盆栽觀賞價值。
盆栽黃槐,10月開始開花,花期約2個多月,越冬落葉后進行換土,修剪,翌年5-6月又開始開花,花期約1個多月。
病蟲防治
(1)猝倒病(立桿病)。可用甲基托布津800-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等。
(2)莖腐病。夏季可以遮蔭,撫育管理不要碰傷苗木,要及時消除病苗。可以噴施多菌靈800-1000倍液防治。
(3)治蟲。可以人工摘除,集中銷毀,或者用敵百蟲800-1000倍液噴霧殺幼蟲。
園林用途:
枝葉茂密,樹姿優(yōu)美,花期長,花色金黃燦爛,富熱帶特色,為美麗的觀花樹、庭園樹和行道樹。
黃槐義稱“黃仡槐”、“美國槐”,是蘇木科冬季落叫‘喬木。黃槐樹姿優(yōu)美,枝叫‘茂盛,花蕾嬌小別致,花色金黃燦爛,在綠葉的襯托下: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,在陽光下,發(fā)出明亮而璀璨的光芒,富有熱帶特色,是美麗的觀花樹。
花色金黃,花期長,有較高的觀賞價值.常用于公園、綠地等路邊、池畔或庭前綠化。也可作綠籬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