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生工山地灌叢及溝谷,海拔1000米以下地帶。越南北部也有分布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福建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羽狀復(fù)葉長10-20厘米;葉柄長2-5厘米;葉柄無毛,上面有狹溝;托葉錐刺形,長3-5(-7)毫米,基部向下突起成一對短而硬的距;葉腋有多數(shù)鉆形的芽苞葉,宿存;小葉3-4對,間隔1.5-3厘米,硬紙質(zhì),卵狀長橢圓形或長圓形,長(3-)5-6(-8),寬1.5-4厘米,先端鈍,漸尖,或微凹缺,基部圓形,兩面均無毛,或被稀疏柔毛,側(cè)脈6-7對,二次環(huán)結(jié),細(xì)脈網(wǎng)狀,兩面均隆起,甚明顯;小葉柄長1-2毫米,具毛;小托葉針刺狀,長1-3毫米,宿存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著生枝梢葉腋,長10-20厘米,常下垂,基部分枝,花序軸被黃褐色柔毛;花密集,單生于分枝上,苞片與托葉同形,早落,小苞片卵形,貼萼生;花長1.3-1.7厘米;花梗長3-5毫米,被毛;花萼闊鐘狀至杯狀,長3-4毫米,寬約5毫米,幾無毛,萼齒短而鈍圓,邊緣有黃色絹毛;花冠紅紫色,旗瓣無毛,卵狀長圓形,基部截形,無胼胝體,瓣柄短,翼瓣和龍骨瓣均直,略長于旗瓣;雄蕊二體,對旗瓣的1枚離生;花盤筒狀;子房線形,無毛,花柱很短,上彎,胚珠多數(shù)。莢果線形,狹長,長約15厘米,寬1-1.5厘米,扁平,瓣裂,果瓣薄而硬,近木質(zhì),有種子3-6粒;種子長圓形。花期5-11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喜光,喜溫暖濕潤氣候,不耐寒,耐干旱瘠薄,適應(yīng)性強(qiáng)。
繁殖培育:
播種繁殖,也可扦插、分株。
園林用途:
枝葉繁茂,四季常青,夏日紫花串串,可攀援棚架,也可就大樹旁栽植,攀援而土更增自然情趣,于斜坡、岸邊種植,枝蔓自如生長,宛如綠色地毯。植株可入藥或作殺蟲劑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