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我國黑龍江、吉林、內(nèi)蒙古(東部)、河北、山東等,蒙古、朝鮮、日本、俄羅斯及歐洲其它一些國家也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或小喬木,高達(dá)6-10米。樹皮暗褐色或近黑色,小枝褐色或灰綠褐色,有時有白粉,幼枝稍有短柔毛;芽卵形,急尖,有棱,無毛。托葉斜廣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鋸齒緣,表面常被黃綠色小疣狀腺點,萌枝上托葉尤發(fā)達(dá),葉柄長5-6(15)毫米,葉片廣長圓狀披針形、披針形至倒披針形,長7-10厘米,寬1.5-3厘米,基部囪形或楔形,先端急尖至短漸尖,邊緣有腺鋸齒,幼時有短柔毛,表面深綠色,有光澤,背面蒼白色?;ㄐ蚺c葉同時開放,有花序梗,著生有2-3有鋸齒緣的小葉;友雄花序長3(5)厘米,雄蕊3,花絲基部有短柔毛,苞片長圓形或卵形,長1.5-3毫米,黃綠色,兩面有疏短柔毛,或外面近無毛,有背、腹腺,稀分裂;雌花序長3.5(6)厘米,子房卵狀圓錐形,長4-5毫米,無毛,子房柄長1-2毫米,花柱短,柱頭2裂,苞片倒卵狀長圓形,為子房長的一半,兩面有毛或外近無毛,腺體1-2,背腺小或缺?;ㄆ?月,果期5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常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林區(qū)溪流旁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木材供作薪炭,本種為早春蜜源植物,又可作為護(hù)堤岸及綠樹種,砍伐后的萌枝條柔軟,木質(zhì)部潔白,適于編織筐、籃等手工藝品,十分美觀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