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臺灣(臺東、臺中一帶)、廣東西部(鼎湖山)、海南(三亞市、陵水、昌江)、 廣西(十萬大山)、四川(峨眉山?)、云南南部(勐臘、勐海、滄源)。生于海拔100— 1 550米的林中樹干上或溝谷巖石上。分布從喜馬拉雅西北部經(jīng)尼泊爾、錫金、不丹、 印度東北部、日本(琉球群島)、泰國、老撾、越南。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根狀莖粗壯,粗4—5毫米,被覆瓦狀鱗片狀鞘。根從節(jié)上和節(jié)間中發(fā)出,多數(shù)。假鱗莖直立,彼此相距4—8厘米,近圓柱形,長3—4厘米,粗5—8毫米,頂生1枚 葉。葉厚革質(zhì)或肉質(zhì),直立,長圓形,長6---26厘米,寬1—4厘米,先端鈍并且稍凹 入,基部收窄為長1--2厘米的柄,上面中肋凹陷,在背面隆起。花葶從根狀莖上和假 鱗莖基部抽出,稍扁,連同花梗長4—8厘米;花序柄極短,頂生1朵花,基部被3—5 枚鞘;鞘筒狀,彼此套迭;花梗長3.5--7.5厘米,粗約1毫米;花淡黃色帶紫色條紋, 質(zhì)地較厚;中萼片披針形,長1.7—2厘米,中部寬4—5毫米,先端急尖,具5條脈; 側(cè)萼片鐮狀披針形,與中萼片近等長,基部稍歪斜、較寬并且貼生于蕊柱足而形成寬鈍 的萼囊,具5條脈,先端急尖;花瓣披針形,比萼片小,長1—1.4厘米,先端急尖, 邊緣全緣,具3條脈;唇瓣肉質(zhì),披針形,比花瓣短,先端漸尖,稍下彎,基部具凹 槽,其兩側(cè)邊緣深紫色,與蕊柱足末端連接而形成活動關(guān)節(jié),上面光滑無毛;蕊柱粗 短,長約5毫米;蕊柱齒不明顯;蕊柱足長約5毫米,無分離部分;藥帽僧帽狀或長圓 錐形,長約3毫米,上面具細乳突。 花期5—7月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