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產(chǎn)四川、云南、陜西秦嶺南北坡、甘肅、青海等地。
國外分布:分布于印度、尼泊爾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印度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。具粗短根頭。稈直立,平滑無毛,高80-100厘米,徑約4毫米,具2-3節(jié),基部宿存枯萎貼生白色倒向毛的葉鞘。葉鞘粗糙或平滑,均短于節(jié)間;葉舌膜質(zhì),截平或撕裂狀,長2-5毫米;葉片扁平,無毛,上面光滑,下面及邊緣微粗糙,長10-20厘米,基生葉長可達(dá)60厘米,寬5-9(15)毫米;葉橫切面具維管束11-27,或更多,厚壁組織成束,與維管束相對應(yīng),上、下表皮內(nèi)均存在,具明顯的泡狀細(xì)胞。圓錐花序開展,直立或頂端彎垂,長20-25厘米;分枝單一,基部常孿生,長5-13厘米,1/3或者1/2以下裸露,平滑或微粗糙,上部著生小枝和小穗;小穗灰綠色,長7-12毫米,含(1) 2-4小花;小穗軸節(jié)間長1-2毫米,粗糙;穎片背部平滑,邊緣膜質(zhì),第一穎窄披針形,長2-3毫米,具1脈,頂端漸尖,第二穎橢圓狀披針形,長3.5-5毫米,具3脈,頂端膜質(zhì)且稍鈍或微裂;外稃背部粗糙,具5脈,邊緣膜質(zhì)且粗糙或具微毛,頂端無芒,鈍或銳尖,第一外稃長7-8毫米;內(nèi)稃近等長或稍短于外稃,頂端2裂,具2脊,脊全長度粗糙或具短纖毛;花藥淡黃色或乳白色,長2.5-2.8毫米。穎果長3-4.5毫米,頂端有毛?;ü?-8月。染色體x=7(Marma et Sharma 1978)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1000—3600米的林下、山坡草地、灌叢及山谷陰濕處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